一种优良的氮肥(俗称肥田粉),适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,能使枝叶生长旺盛,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,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,可作基肥、追肥和种肥,但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板结。能与食盐进行复分解反应制造,与酸铝作用生成铵明矾,与等一起制造耐火材料。加入电镀液中能增加导电性。也是食品酱色的催化剂,鲜酵母生产中培养酵母菌的氮源,酸性染料染色助染剂,皮革脱灰剂。此外,还用于啤酒酿造,化学试剂和蓄电池生产等。还有一重要作用就是开采稀土,开采以酸铵作原料,采用离子交换形式把矿土中的稀土元素交换出来,再收集浸出液简单过滤分离后晒干成稀土原矿,每开采生产1吨稀土原矿约需5吨酸铵。 用作面团调节剂、酵母养料。用作鲜酵母生产中酵母菌培养用氮源,用量不规定。作为面包中酵母养料的用量约10%(约为小麦粉质量的0.25%)。GB2760—90列为加工助剂。 用作分析试剂,如用作沉淀剂、掩蔽剂。用作电化学分析中的支持电解质。还用于微生物培养基及铵盐制备。[2] 相关危害折叠编辑本段 侵入途径: 吸入、食入、经皮肤吸收。 健康危害: 对眼睛、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 环境危害: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现象。 燃爆危险: 本品不燃,具刺激性。 相关措施折叠编辑本段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: 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 眼睛接触: 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 吸入: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就医。 食入: 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: 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。 有害燃烧产物: 氮氧化物、化物。 灭火方法: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,在上风向灭火。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 制备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工业上采用氨与酸直接进行中和反应而得,目前用得不多,主要利用工业生产中副产物或排放的废气用酸或氨水吸收(如酸吸收焦炉气中的氨,氨水吸收冶炼厂烟气中二氧化,卡普纶生产中的氨或酸法钛白粉生产中的酸废液)。也有采用石膏法制铵的(以**石膏或磷石膏、氨、为原料)。[1]